5月12日,德清电视台《德清新闻》头条报道《杭实科技:大力布局全降解新材料 打造行业标杆》。
近日,德清县新闻中心大型融媒体系列节目《百名记者进百企》,走进位于禹越镇的杭实科技发展(德清)有限公司,聚焦企业创新创造、研发生产、行业发展等内容,报道企业在禁塑令的推行和人们环保意识提升的背景下,大力布局生物基全降解材料,抢抓机遇的生动实践。杭实科技总经理许洪根、生产主管蒋杰接受了记者采访。
为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禁塑令”政策一出,高污染的传统一次性塑料制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此时正是推广使用全降解环保产品的最佳时机。“生物基全降解材料在保障优良性能的同时,将成本降低至与传统聚烯烃材料同等水平。”蒋杰说,作为一家生物基全降解材料生产基地,公司主要采用食用级淀粉材料,通过不同配方,生产出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多系列产品。
事实上,作为杭州市化工研究院与杭实科技发展(杭州)有限公司共同孵化的成果,前期经过一年多的研发,今年1月,杭实科技才在德清产业化落地。“‘禁塑令’腾出的市场,正是我们发展的空间。”公司总经理许洪根坦言,抢抓全国“限塑”机遇,虽然企业投产至今只有四个月,但订单源源不断。
杭实科技争创行业标杆
在公司展厅内,陈列着用生物基全降解材料制作而成的一次性吸管、杯盖、刀叉勺、垃圾袋、购物袋等产品,这也预示着该技术和产品将成为未来市场主流。“看好国内市场,我们还在扩大生产规模。除了膜袋类产品外,未来公司还将开发注塑类、淋膜类产品。”许洪根说道,随着限塑令的推行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全降解材料产业将迎来风口。在政策和技术共同加持下,杭实科技企业形势积极向好,今年公司还将投入两条新的生产线,预计到年底总销售额可达6000万元。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杭实科技在德清落地后,也成为了浙江省生物基全降解及纳米材料创新中心首个产业化基地,公司生产的全降解材料入选为浙江省制造业首台(套)产品首批次新材料板块展示。虽然“年轻”,杭实科技却有争创行业标杆的“野心”。“接下来我们将立足长三角,面向全中国寻找‘联盟好友’,输出产品同时输出技术,以科技环保为己任,推动整个行业发展。”许洪根说。
其实,可降解的环保袋,在市场上早已有人生产,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价格优势不大。像环保袋,生产成本可能比传统塑料袋高,因而市场接受度低,贵的卖不过便宜的;二是,质量优势不强。传统塑料袋生产历史长,技术成熟度高,而可降解环保袋生产工艺技术尚有待提升;三是,“破窗效应”长期存在。换言之,由于传统塑料袋生产企业为了守住其固有利益,每当可降解塑料袋产品问世,他们总是出来打游击,只要有一家企业偷偷生产,其他可降解塑料袋的生产企业日子都不好过,良币往往敌不过劣币。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杭实科技之所以杀入可降解环保包装物的研发与生产,是因为这三个不利因素正在迅速化解,这样的机会可以说稍纵即逝。据介绍,杭实科技的可降解新材,生产成本可以接近不可降解的传统产品,人才团队也为其奠定了技术优势。关键在于,他们看到了这几年我国超强的环保监管力度,相信环保政策只会越来越严,市场环境会越来越公平,良币驱逐劣币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