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从古至今,造纸术发生了哪些变化?“淀粉”“纳米纤维素”与造纸又有什么关系?昨天,在科技城杭化院(“杭州市化工研究院”简称)举办的这场科技成果科普发布活动,或许能给你答案。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承办,杭州市科协支持,杭化院、临安科协、都市快报协办。发布会以“神奇的生物质基功能材料”为主题,将学术资源进行科普化创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公众与最新成果零距离接触。
浙江省科协科普部部长、一级调研员汪光年,杭州市科协副主席周密,浙江省经信厅原副厅长、省包装联合会理事长林华,临安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春法,杭实集团副总经理盛晓瑾等出席活动。浙江省特级专家、杭化院院长、教授级高工姚献平对“生物质基功能材料——淀粉衍生物、纳米纤维素研发应用新进展”进行了科技成果科普发布。
▲浙江省科协科普部部长、一级调研员汪光年讲话
▲临安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春法(左二)
▲杭化院院长姚献平发布科研成果
我国造纸工业存在木材资源紧缺、废水污染严重、造纸能耗巨大等瓶颈制约,淀粉衍生物是破解制约的关键技术产品。姚献平研究团队突破了淀粉多元分子取代关键技术,研究了天然淀粉分子多元功能基团改性的分子结构,使淀粉衍生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开发了连续化、清洁化新工艺、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取得了包括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30多项科研成果。
近年来,姚献平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已建成国内首条100kg/d纳米纤维素绿色制备中试线,并在纳米纤维素高值化应用、纸基功能材料、生物全降解材料等前沿课题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实验室内的中试设备
截至目前,姚献平带领研究的成果产品,已应用于上亿吨纸和纸板,部分产品通过全球招标进入全球排名前十的数家国际大型现代化造纸企业,有3家转化企业已成为行业领军型企业。
杭化院、国家造纸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7年落户青山湖科技城。研究院专业从事造纸化学品、生物质基功能材料、石油加工助剂等领域研发和成果转化,也是全国造纸化学品信息站的依托单位,中国造纸化学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单位,建有4个省级研发中心、1个省级重点创新团队和1个省级企业研究院、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姚献平在会上对淀粉衍生物、纳米纤维素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进行了发布,也介绍了国家造纸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杭州市化工研究院近年研发的生物降解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空气保障材料、转移印花材料、水果保鲜材料、保湿柔性卫生纸材料等系列科研成果。
会上,临安区科协主席方红星、浙江理工大学唐艳军、浙江小王子食品有限公司总监李龙俊等进行现场提问,姚献平积极回答了嘉宾提问,并希望与有关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建设浙江省全降解生物基及纳米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消灭白色污染对全球的危害,创建设美好家园而共同努力。
(新闻来源于腾讯网)